
个人简介
张振华,1982年4月出生,男,湖南省洪江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00年-2010年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留校工作、2012年晋升副教授、2019年晋升教授,并于2021年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主要从事稻油轮作土壤培肥、粮油作物养分高效以及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揭示了稻油轮作土壤培肥、粮油作物增产增效的优势机制,构建了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为粮油作物增产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现为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专委会委员、湖南省芙蓉学者青年学者、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第六届长沙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植物学部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优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多件,发表中文学术论文50多篇,SCI论文60多篇,是TheCropJournal等期刊编委。
把握机遇,奋力拼搏
12岁那年,张振华走出大山,考上了位于黔阳县的湖南省重点中学黔阳一中。在学校对面几百米之遥,正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安江农校。中学时代,经常去安江农校校园内晨读和学习,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伟大事迹的感染和安江农校“学农、知农、爱农”氛围的熏陶。2000年,他怀着一份对农业的赤子情怀,以第一志愿报考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并以优秀生源身份如愿来到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从此踏上了学农之路。
2000年至2010年十年期间,怀着学农爱农之情怀,勤奋学习:2004年获得了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农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了植物营养学专业的农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了植物营养学专业的农学博士学位。期间,2007年在学校的资助下,作为学校中波合作交流的第一批员工,赴波兰弗罗茨瓦夫环境与生命科学大学完成了6个月的博士课程学习;2008年至2010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菲律宾)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2010年博士毕业回国留校后,加入到官春云院士的油菜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团队,从事油菜高产高效的研究工作。
努力钻研,不负众望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培养下,张振华博士2015年作为资历最浅(副教授)、年龄最小(33岁)的PI,破格担任了国家“2011计划”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团队负责人,获得了稳定的科研资助和博士招生资格,团队考核结果不负众望的一直处于协同中心16个创新团队的中上游水平。团队主要致力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充分利用湖南省3000多万亩的冬闲田大力发展油菜生产,以解决我国食用油自己率仅30%的卡脖子现状;同时致力于提升稻油轮作区红壤耕地质量、提高粮油作物养分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修复耕地重金属污染,为湖南省的粮油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2017年,凭借张振华在南方稻油轮作系统提质增效机制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学校选拨其为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继续在团队建设、科研条件和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并已经顺利实现阶段性预期培养目标。
在学校重点支持、精准培养政策的带动下,张振华博士所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近年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16人:包括芙蓉学者、湖南省杰青、百人计划、优青和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的引育。
不忘初心,始知来路
个人的成长、青春的盛放,从18岁到40岁,张振华博士已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学习、工作了20多个年头,回顾成长之路,他深深地感怀此生三母:生身母亲给他健全体魄,助他走出大山,踏上征程;母校湖南农大给他智慧翅膀,让他展翅高飞,学海翱翔;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他精神灵魂,令他今生今世,永不迷航!张博士带着热忱启航,将梦想播撒进了祖国大地!
点击下载文件: |